首页

冰城玫姿强制手责飞机神

时间:2025-05-25 06:08:24 作者:一习话丨“要继续把制造业搞好” 浏览量:52781

  挖掘产品价值、顺应消费潮流、完善产业体系,形成供给与需求的良性循环

  走进第四届中国国际消费品博览会展区,只见人来人往、热闹非凡。作为消博会的“头回客”,浙江企业“葳芸”展出了自主设计的8套旗袍——或时尚飘逸,或华美绚丽,或雅致端庄,成功抓住各国观展人士的眼球。

  从中国的传统服饰到享誉世界的时装,旗袍“出圈”离不开一代代手工艺人的不懈努力。版型贴合、工艺精细、设计前卫,时下的旗袍品质不断提升,还逐渐撕掉“老土”“过时”等标签,成为名副其实的国货“潮品”。“葳芸”创始人叶丽英难掩骄傲:“现在,好多年轻人和‘老外’喜欢用旗袍当礼服,我们的生意也越来越好做。”

  本届消博会,“国货”是当之无愧的关键词。在主会场的8个室内展区中,以“国货特色潮品”为主题的就占3个。从冰峰汽水到椰树椰汁,从海南黎锦到景德镇瓷器,从上海牌腕表到红旗新能源车……国风流行,国潮涌动,国货带来更丰富的消费选择,也带来更美好的文化体验。

  消费既是经济现象,也是文化现象。随着生活水平不断提升,人们愈发追求精神文化生活的丰富性,在消费中也寄托了独特的精神志趣和审美态度。时下,不少国货融入传统文化元素,又结合时尚潮流进行创新改良,满足了消费者的多样化需求。消博会上,潮玩品牌泡泡玛特首发“蜀韵小胖”系列玩具,以大熊猫形象演绎“中国风”;在桂发祥糕点包装上,杨柳青年画的彩绘娃娃在云雾间边走边吃糕点,寓意“步步糕升”,让点心好吃又有趣。既实用又耐赏玩,有质感又新潮,国货“潮品”为消费者带来更深层的精神满足。

  质量是产品的核心竞争力,是国货受欢迎的关键。在消博会的“飞鸽自行车”展区,一款碳纤维公路自行车引来众人围观。据介绍,为降低风阻,企业对车身进行了200余次流体力学分析,大大提升了自行车性能。如今,“飞鸽”以近400万辆的年销量,续写着国民品牌的传奇,也成为“中国制造”的一张名片。这说明,老字号、老品牌长盛不衰,不能只靠“卖情怀”“卖记忆”。以更高的追求、更严的标准生产产品,不断推陈出新,品牌才会良性发展,国潮才会澎湃不息。

  今年的《政府工作报告》提出,积极培育国货“潮品”等新的消费增长点。国货“潮品”热销,离不开坚实的产业基础。消博会期间,一场新能源汽车众测环岛赛火热开赛,多款国产新能源车展现出较高技术水平。日渐成熟的汽车产业链体系,支撑了国产新能源汽车品质出众、产销两旺。国货的消费需求,也促进相关产业蓬勃发展。山东曹县兴起汉服纺织产业集群,相关企业超过2000家,吸纳近10万名从业人员。挖掘产品价值、顺应消费潮流、完善产业体系,形成供给与需求的良性循环,国货的发展之路必将越走越宽广。

  云南普洱的来珠克咖啡庄园,几年前才创立。消博会上,一名采购商在展台上试饮新品咖啡后感慨,和国际市场上成熟的“商业豆”不同,“来珠克”咖啡豆的品质每年都有提升,“未来还有无限可能”。如今,像国产咖啡一样孕育着无限可能的国货品牌数不胜数。国潮催生新风尚,国货展现新变化,将扮靓更多人的生活,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力。

  (作者为本报评论部编辑)

  作者:孟繁哲

  来源:人民日报 【编辑:曹子健】

展开全文
相关文章
第一观察|从三中全会公报读懂新一轮改革战略重点

对于这2%的份额可以带来多少权益的问题,王玉臣解释称,拥有房屋2%的份额意味着在法律上拥有该房产2%的所有权,通常包括了使用权、收益权、处分权和继承权。

宁夏启动第三轮第二批生态环境保护督察

因此,从2021年开始,随着水土保持碳汇研究的深入,水利部也开始推动水土保持碳汇交易的实践。“碳汇交易肯定是实现碳汇价值的重要方式,因为只有和价格挂上钩,碳汇才能实现价值。”张倩说。

“70后”正部级官员崭露头角

“我是教诗的。我认为,诗歌能够用美丽的韵律、声音传达一种教化。所以,我曾写过一首诗,‘中华诗教播瀛寰,李杜高峰许再攀’。旧诗说到伟大的诗人,只说李白跟杜甫是两个最出名的诗人。所以中华诗教要流播、要传达给下一代,作出像李白、杜甫他们那样伟大的成就。我们的年轻人,要共同向着这样的高山去攀登。”2023年10月,南开大学举行“中华诗教国际学术研讨会”,叶嘉莹亲临现场,讲述自己的诗词人生与诗教情怀。

申真谞说金牌必然属于韩国

从2002年10月至2007年3月,习近平同志在浙江工作了6个年头。这期间,正是浙江承前启后、转型发展的关键时刻。尤其是习近平同志亲自部署推动的“八八战略”重大决策,擘画了新世纪浙江改革路线图,在加强制度创新、推进产业转型、优化发展环境、加强社会治理等方面,为中国全面深化改革提供了浙江元素、浙江经验、浙江样本。

2024年一季度全国规模以上文化及相关产业企业营业收入增长8.5%

全国各地的网红路牌,大约是在2022年出现,并迅速开始“病毒式传播”。随着时间的推移,商家为了引流,把店名等商业信息也带入路牌中。如今,越来越多的游客,开始对网红路牌不感冒,甚至反感。社交媒体上,不断有负面评价传来。“审美疲劳之后,真的感觉很土。”“近视的我,大老远走近一看、写了句废话的心情谁懂。”“好好的一路牌,不指路别搁这。”

相关资讯
热门资讯
女王论坛